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m-mip.39.net/fk/mipso_5154120.html
众所周知,面对癌症此类较为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伴随的不良反应,可能影响的部位,几乎遍布患者的所有器官,而皮肤正是高发部位,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化学药物等,都难免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不良反应,如皮肤纤维化、皮疹、瘙痒症、手足综合征等等,皮肤问题不足以致命,常常被患者忽视,但严重的副反应亦可能终止治疗。所以患者应所有重视和预防。
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皮炎是由电离辐射照射皮肤、粘膜引起的炎症性皮肤反应。一般放射性皮炎会在放疗后的第3~4周开始出现,常常表现为红斑、脱皮、水肿、出血、引发感染等。根据照射区域的不同,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身体潮湿的部位及皮肤褶皱处更容易出现,如头颈部、乳腺、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靶向药相关皮肤毒性。靶向药作为新型治法,患者带来疗效的同时,也伴随了皮疹、皮肤干燥等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皮疹通常在治疗的1-2周出现,最常发生在脸部、颈部、胸部和背部的皮肤,可能引起瘙痒、不适;而治疗数月后,有的患者手臂、腿部和躯干变得干燥、脱皮,严重时指尖和脚后跟处的皮肤将发生皲裂,这也是药物副反应引起的。
化疗后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早期表现为,手足掌脚底出现红斑、肿胀、刺麻感;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水疱和皮肤脱屑、蜕皮,指纹变浅、淡化;如果出现溃烂还可能引发感染。根据名称就可以知道,症状常发生在手掌和足底,但如腋下、腹股沟、腰、膝盖内侧、肘后侧等有可能涉及,此症通常在化疗后2天到3周后出现,较晚的甚至可以用药后10个月出现。
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皮肤不良反应症状较轻,虽然目前临床上没有相应的特效药物,但患者在治疗期间,做好日常皮肤的清洁、保湿和防晒工作,可以改善症状进一步加重。或者患者可尽早将中医治疗纳入抗癌体系之中,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和缓解皮肤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整体临床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zzjj/1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