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湿疹如何分类治疗最新专家共识来了


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0321/4595314.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杨斌教授从手部湿疹诊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入手,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手部诊疗专家共识(版)》中关于分型、诊断、治疗的内容。手部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今年六月的CSD学术年会上,医院的杨斌教授就“手部湿疹的分类与治疗”进行了发言交流(图1)。图1.杨斌教授做“手部湿疹的分类与治疗”的发言

01

手部湿疹概况手部湿疹(handeczema)也称为手部皮炎,为发生在手部的皮炎湿疹类疾病,总体来说手部湿疹是普通而不普通的,具体原因如下:1)患病率高,国内报道达到7.3%至11.8%。2)病因复杂,包含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特应性体质、精神状态等;而外在因素主要有刺激性物质、机械损伤以及过敏物质等。3)症状多变,可表现为水疱、红斑、鳞屑、丘疹及脱皮等多种皮损。4)病情顽固,病程长,易复发,较难医治。杨斌教授提到,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的中心环节(图2),双手皮肤屏障的破坏可进一步导致皮肤防御力下降,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图2.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的中心环节目前国内手部湿疹诊疗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统一的临床分类标准,纵观以往手部湿疹的分类,总体较为杂乱,例如Bolognia皮肤病教科书(第四版)、国内教科书中分类均不相同。2)对手部湿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3)缺少规范的手部湿疹管理指南。4)临床医生重视不足。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国内专家制订了《中国手部诊疗专家共识(版)》,该文已于年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图3)图3.《中国手部诊疗专家共识(版)》的制定与发表

02

分型和治疗

关于手部湿疹的分型,专家共识建议按照病程或病因进行分类,而不建议按照皮损形态进行分类。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手部湿疹,其中急性手部湿疹指病程不超过3个月或一年内发作不超过1次的患者,多为短期内接触因素导致;而慢性手部湿疹指病程超过3个月或一年内复发2次以上的患者。按照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1)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该类疾病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目前或曾经有变应原接触史,斑贴试验若为阳性则有助于诊断。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这是一种非免疫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由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的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斑贴试验或点刺试验往往不能找到明确相关的过敏原。3)特应性手部湿疹(topichandeczema),患者常有特应性病史,无手部刺激物暴露史。4)接触性荨麻疹/蛋白接触性荨麻疹,多见于食品加工行业和医护人员,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有助于诊断。5)内源性水疱性手部湿疹,以往称为汗疱疹,以手掌尤其是手指屈侧缘复发性群集性水疱为特征性表现,常伴有中重度瘙痒。6)内源性角化型手部湿疹,手掌及指腹部出现境界清楚的角化过度及疼痛性裂隙,不出现脓疱或水疱,病因不明,属于慢性过程。此外,还可以出现上述不同类型合并出现的情况,这时称为混合型手部湿疹(Hybridhandezcema);对于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手部湿疹,则归类于未分类手部湿疹。

03

诊断

手部湿疹的诊断应详细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杨教授特别提到了以下几点:1)不应仅凭查体所见形态特征对患者进行诊断。2)怀疑I型超敏反应可以做点刺试验,对诊断接触性荨麻疹有帮助。3)斑贴试验对诊断Ⅳ型超敏反应介导的手部湿疹有帮助,目前国内常在斑贴后48或72小时读取结果,然而有约20%的斑贴试验阳性患者在该时间点尚未出现阳性表现,将读取结果时间延长至7天有助于识别这类患者。4)特异性IgE检测对于明确过敏体质有一定帮助。5)建议对所有慢性手部湿疹患者进行真菌涂片和培养,以排除真菌感染可能。

04

治疗和预防

关于手部湿疹的治疗与预防,杨斌教授总结了4个方面,分别是基础治疗与预防、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系统治疗。图4.手部湿疹的治疗框架治疗的要点如下:1)基础治疗中重要的两部分是润肤剂和手套的合理使用。对于职业接触性患者,应戴防护性手套,而日常家务时也需要使用防护手套洗衣洗碗;在必须用橡胶手套的情况下,最好应选择有棉质内衬的手套以减轻出汗对皮肤的损伤。2)患者教育很重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的宣教,以及向患者强调长期坚持润肤的重要性,这对于减少旧病复发至关重要。3)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一线用药。可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激素,主张激素使用时间尽可能短,症状好转后改为长期主动维持治疗。4)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作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或补充方案,并适用于长期主动维持治疗。5)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治疗和浅层X线放射治疗,其中紫外线治疗适用于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中重度顽固性慢性湿疹,较为安全;而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作为慢性顽固性湿疹的二线治疗,一般短期内使用。6)系统治疗包括维A酸治疗,但需警惕阿维A的副作用;对于瘙痒症状明显的可以考虑抗组胺药,但是对手部湿疹的病情和病程没有明显改善。其他还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要定期检测相应的化验指标,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7)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有成功治疗手部湿疹的应用报道,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将来可能发挥更大作用。8)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孕妇或儿童,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孕期以外用润肤剂为基础治疗为主;儿童配合日常润肤,对患儿家长进行患教也十分重要。最后,杨斌教授用急性和慢性手部湿疹诊治用流程图做以总结(图5)图5.急性或慢性手部湿疹诊治流程图总结:杨斌教授从手部湿疹诊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入手,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手部诊疗专家共识(版)》中关于分型、诊断、治疗的内容,对皮肤科医生更好的诊治手部湿疹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本文作者:热爱医学的小朱本文审核:唐教清责任编辑:穆弦版权申明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zzjj/140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