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急性日晒伤、晒斑,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皮肤反应,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水疱、灼痛、皮肤脱屑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本病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及水面作业者,其症状程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肤色、体质等有关。患者接受日晒后数小时到十余小时后,日晒处可出现边界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破裂、糜烂。随后红斑颜色逐渐变暗,出现脱屑,可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患者可能有灼热感或刺痛感,可能影响睡眠。症状轻者2~3天内痊愈,严重者需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个别患者可伴发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患者可能伴随发热、头疼、畏寒、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也有可能出现心悸、意识障碍甚至休克等表现。
轻微的晒伤在数日内可以自行消退。治疗包括对皮肤的对症治疗和控制疼痛,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则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对于晒伤的部位,应避免进一步接触以及避免再次日晒,以免造成感染或二次损伤。轻、中度的晒伤,可使用以芦荟为基础的凝胶、局部保湿霜,涂抹或湿敷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当有水泡出现时,轻轻包扎或用纱布覆盖以防止感染,避免打破。
日光性皮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数日内可自行消退。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防晒,以及通过防晒来预防该病。可以通过避光、穿着防护服及大量应用光谱防晒霜进行预防,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皮肤对日晒的耐受量。有晒伤的患者应避免进一步暴晒,避免发生感染和二次晒伤。患者应找寻阴凉处或减少光照。小于6个月的婴儿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在每天日照强度最强烈的时间段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外出,若外出应做好防晒工作,外出应穿戴防护衣物,如长袖和阔边帽,以及按照医生建议涂抹防晒系数较高的光谱防晒霜。发生日照性皮炎后应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摩擦患处,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清洁患处。该病一般无饮食禁忌,正常饮食即可,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易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的患者应避免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茴香、西芹、葡萄柚等。同时患者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运动时避免摩擦皮损部位,皮损部位出现破损时可适当停止运动。日常应观察皮肤红斑的状态、瘙痒程度,是否出现全身症状,若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急救措施。应避免日照强烈时外出,外出时应加强防护措施,饮食方面也要避免使用含光敏物质的食物,导致增大日照性皮炎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糖皮质激素,严重者可用3%硼酸水湿敷,弹药防治大面积湿敷时硼酸吸收中毒的问题。有全身症状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羟氯喹、维生素C、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者可使用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供稿:杨亦伟
编辑:马越
审核:傅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yfzs/1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