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大盘山古道,昭明太子结庐读书,米芾


刘军连工作室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三年前的五一,从昭明寺经光明村徒步到腾云宫,此段古道保存完好,长度适中。而后听说还可以从腾云宫直插磐安的花溪风景区,总想再走一次。

潘同学也对这段古道充满好奇。于是,在这个春和日丽的周末相约而行。

有了前次的经验,这一次我们讨米人摸熟路,避开昭明寺,驱车直达光明村,沿着古官道向腾云宫前进。

说它是官道,那是因为从光明村还有一条小道可以上去。小道沿途有水库、有瀑布,风景要胜于官道,但相对陡峭难走,我们还是选择官道稳步向前。

腾云宫位于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大盘山尖,主要供奉磐安第一名人、南梁创业皇帝萧衍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相传萧统因为厌倦宫廷斗争,避世到山清水秀的磐安县王隐坑村,并曾经在磐安县第二高峰大盘山尖结庐读书。

潘同学规划的路线是,徒步经光明村、腾云宫、花溪风景区,然后在景区门口坐公交车回到光明村停车处。

计划很完美。

八个人的队伍,最大的陈阿姨已经七十多岁,老人家老当益壮,几乎全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姐大。

一路上走走坐坐吃吃,用了近三个小时到达腾云宫。

三年前在这里吃过面条,还喝了护林员老陈的红枣酒。面条不面条的无所谓,关键那喷着红枣香气的老酒几年来一直醉在心头……

腾云宫每天人来人往,我与老陈师傅的那一面一酒之缘,几年过去他已经认不出我了,完全符合人类的记忆规律。但我还是依稀记得他的轮廓,毕竟喝红枣酒能使人长记性!

当我对老陈师傅自报家门时,老陈也想起了我,说明红枣酒能唤醒记忆深处的沉睡。

我们还是烧面条吃,但老陈说山上已经没有了红枣酒。

四个也在老陈这里吃午饭的游客,就比我们聪明许多,和老陈有了预约,虽然比我们后到几步,却比我们更早地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我们坐在房子外面的石头上,晒着太阳吹着山风吃着面条时,老陈师傅送上了香喷喷的猕猴桃酒——我觉得老陈是懂我的,不喝点酒下山会遗憾。

酒中巾帼顾老师是个讲究人,觉得面条配不上酒的高贵,拿来了花生米与我对酌——这场面,大概可以和鲁迅笔下的那个吃茴香豆配咸亨老酒的孔老师不相上下了。

和老陈师傅以及那四个客人闲聊,当听到我们同行中有政协人士时,客人说她也是政协的。于是,两个曾经见过面但已经记忆模糊政协人,在没有红枣酒提神的情况下,完成了天下政协是一家的胜利汇合!

人生啊,有时候就是缘分!

欣赏了大盘山尖的观景台后,我们先行一步走向花溪村。

路上,我们听从了另一个护林员的指路建议——遇到路牌右拐,结果是完美地避开了官道,进入羊肠小道。

磐安人说,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带着儿子在大盘山中赶路时领悟出来的,我内心一直不太相信。

当穿过这蜿蜿蜒蜒的竹林,我突然就信了。

到达栗树坞村时,村民说你们省了花溪景区的门票了,原来我们已经进入景区的最深处——这泼天的富贵从天而降!

潘同学问了问磐安的朋友,又问了问高德导航,这心又拔凉了半截——这里距离景区出口还有五点五公里,此时大家算不上人仰马翻,也可以称得上肉体疲惫,好在我们都有阿Q精神指引,相信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年夏季的时候,和家人一起来过花溪,为磐安的旅游事业贡献了仙居人的力量。近十年过去,花溪姑娘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了,很多景点应该都是近几年新建设的。

花溪最出名的平板溪,据说和女娲娘娘补天有关。

话说女娲补天时,让老鼠精用大盘山灵石烧了一锅滚烫的石浆。老鼠精生性懒惰,烧了七天七夜的石浆就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睡梦之中一伸脚把大锅踢翻,滚滚石浆顿时从天而降,倾倒在了花溪之中,石浆冷却了以后,抹平了花溪中的坑坑洼洼,成就了现在的平板溪。

老鼠精被女娲娘娘一脚踢成了老鼠石。老鼠说:牺牲我一鼠,幸福花溪人!

时光转到了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遨游到了花溪村,夜晚在一户老农家吃饭喝酒,吃着老农自己腌制的腊肉、喝着老农自酿的农家米酒,醉醺醺之际,挥毫在平板溪旁边的石壁上写下了“天下一绝”四个大字!

又到了南宋时期,陆游在大盘山游走时,想起米芾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于是也大笔一挥,写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到了21世纪初期,我们也走到了花溪,经过田里壁村、石下村时,天已经暗下来了,此时潘同学规划中的公交车肯定是没有了,而离景区出口还有很长一段路。

磐安政协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的一位驾驶员同志搭乘他们的车到光明村,然后再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回来两辆车……

花溪故事漫山遍野,石下古村、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济阳古桥……留待慢慢品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byjs/163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