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自我防护及问题处理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目前可以确定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针对这些传播途径,张文宏教授呼吁:隔离也是战斗,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

响应号召,在疾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戴口罩、少外出,不可避免外出时尽量做齐防护措施,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消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物体表面可选择75%乙醇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室内应做好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也可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但要注意的是,照射时千万不能直视灯管,否则容易诱发电光性眼炎,人和宠物都要离开房间,尤其是同时释放臭氧的消毒灯,照射完还要开窗通风到房间里没有味道,才能进入。

在勤洗手、戴口罩的同时,一些皮肤问题悄然而生。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真正做到了“勤洗手”,反复的摩擦刺激,接触肥皂、洗手液、消毒液等,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损害,出现手部皮肤干燥、脱屑、皲裂,不能耐受的可能会出现红斑或丘疹,常见的为手部湿疹,另外皮肤屏障受损后手部出现接触性皮炎的风险也升高。

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减少伤害的方法就是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蘸干,在手处于相对湿润但是没有太多水分的时候,或者在使用免洗洗手液后,马上外用护手霜,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在进行居家消毒的时候带上手套防护。

如果仍然不能缓解,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没有伤口可以使用激素类软膏;如果局部红斑水肿渗出,可以使用硼酸溶液或者生理盐水等湿敷缓解渗出及红肿后,再配合用激素药膏;如果局部有裂口且红肿感染的迹象,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等创面愈合后或者创面周围可使用激素类软膏;瘙痒剧烈者可系统口服抗组胺药物。

另外,从抗击新冠肺炎一线传回的照片令人心痛,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N95口罩后面部形成压痕甚至出现压力皮肤损伤。普通人虽然不会这样,但口罩戴久了,面部皮肤闷热潮湿、口罩的成分、摩擦刺激等易导致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痤疮等一些面部炎症性疾病发作及反复,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可以先外涂一些医学护肤品缓解不适,修护皮肤屏障功能。但最最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少出门,宅在家,这样则可以少戴口罩,减少诱因!

在疫情面前,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邦邦工作室特别制作

廉翠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欧洲布鲁医院访问学者

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学会——真菌学组委员、激光美容学组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医美分会激光与皮肤美容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护肤品专委会秘书长,中整协医美互联网与自媒体专委会主任委员,中整协医美与艺术分会注射美容与微整形艺术专委会第一届常委,中国中医美容协会炎症性皮肤病专委会副主委及激光美容分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医学护肤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毛发学组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协儿童过敏免疫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

专业特长:皮肤病互联网医疗管理,创办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ysbj/129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