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疫情防控不聚会少聚集
新冠肺炎期间,勤洗手、少出门、我们用行动来证明,对这场疫情最大的支持!
疫情当前,都说要勤洗手勤洗手,你真的会洗手吗,不会洗手小心这些皮肤问题。
中国人的团结一心,让我们看到了战胜这场“战役”的希望。其实对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比用什么洗手液更重要。
图示的七步洗手法,在医学界也有一句口诀:内、外、夹、勾、大、立、腕。
疫情期间,尤其当心手部清洁,和戴口罩同样重要
人的手部有许多细菌和病毒,通常是一些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接触口鼻等粘膜开放部位时,应当保持手的清洁,因此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但实际上“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要洗手”。
而且根据疾病最新的传播情况来看,手的卫生其实和戴口罩同样重要,在患病人群触摸过的门把手上就检出了病毒。
频繁洗手,更要防护可能出现皮肤问题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理。
一部分人群在紧张焦虑的情绪刺激之下,过于频繁的对手进行消毒和清洗,也让一些皮肤疾病找上门来。
1、手部湿疹
最常见的就是手部湿疹了,过于频繁的洗手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膜,破坏皮肤屏障,引起瘙痒、水疱甚至皲裂,加上酒精有刺激性,这样其实更容易引起微生物入侵,甚至导致感染。
2、汗疱疹汗疱疹其实也属于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碱性洗涤用品的刺激,让很多原先有汗疱疹的人症状加重,如果你手上皮肤起了小米大小的疙瘩,里面透明的好像有水,又伴随着瘙痒疼痛,那很可能就是洗出了汗疱疹。3、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皮肤屏障破坏还会导致皮肤的敏感状态,在接触致敏源(比如碱性洗涤剂、金属、花粉等)就会引起不适症状。手部发红、干、痒、脱屑、甚至蜕皮。
4、真菌性皮肤病
皮肤表面原先就有一些正常菌群,过度洗手后菌群平衡被打乱,屏障破坏,就会引起真菌性疾病,俗称手癣,家里有养宠物的朋友尤其要注意。
一般会有花环状的皮损、脱皮、瘙痒,严重的还会导致灰指甲。
手部皮肤受损后怎么办?
1、若手部出现脱屑、瘙痒、皲裂等症状,表明皮肤失水干燥,皮肤屏障受损,加强润肤保湿剂的使用是治疗的基础,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继续刺激受损的皮肤。对于皲裂者,可使用含有尿素成分的护肤品。
2、若出现原有皮肤病加重,如手湿疹等,出现了红斑、瘙痒、渗出等,在使用润肤剂的同时,可加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若渗出明显,可以使用冷湿敷,也可以外涂氧化锌软膏。
3、接触性皮炎发生在特殊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在接触消毒剂的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甚至丘疹、水疱等症状。若出现这类症状,首先应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消毒剂,更换为其它非过敏产品。轻症可在3-5天内自行缓解;若皮疹严重,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
4、若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当然不得病最好,消毒和手部清洁都要适度,并及时涂擦护手霜。
新型冠状病毒不可怕,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医护人员,不乱跑,不添乱。放平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和恐慌,共同对抗病毒,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jbzd/1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