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气管切开术是将颈段气管切开后置入特制的气管套管,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引流呼吸道分泌物而建立永久或者半永久的人工气道的一种手术方式,是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应急和必要手段。
相关文献报道,气管切开术后放置套管时间持续在8至46个月不等,平均时间为4个月[1]。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为6%-66%[2],切口周围皮肤发红、浸渍、皮疹的发生率为40%-60%[3]。气管切开后病人痰液分泌较多,气道直接接触外界,痰液的粘稠度增高、且不易清理,导致气管切开周围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处于潮湿状态皮肤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而且气管切开病人多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严重时会引发气道深部的感染。同时痰液PH值、细菌等发生改变,对气管切开周围皮肤有很大的刺激性,会引发红肿、湿疹样小水泡甚至破溃,增加了患者的躯体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难度[4]。
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中,护士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wfh.com/byjs/14025.html